南阳师院学报论文格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本文目录一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的投稿须知
1、如果所投稿件是作者承担的科研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文 末注明作者联系的方式(电话和电子信箱及通讯地址)。 来稿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及通讯地址、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以及英文篇名、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具体格式要求请参照2006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2、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3、接下来的两个月,李海洋就抓紧点滴时间,琢磨着写一本可以出版的书。偷偷写好的书稿,很快就寄到了上海。编辑说先在《萌芽》上连载。李海洋只好在煎熬中等待,等高考,等录取通知书,等连载。7月,他的文字终于第一次变成了铅字。8月初,湖北警官学院寄来了录取通知书。
4、学校主办的《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5、在科研方面,学校设有23个科研机构和26个实验室,拥有多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学校积极推动科研发展,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主办的《南都学坛》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均获得省级一级期刊荣誉。学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形成了从一般学科到重点学科的三级学科建设体系。
6、算侵权,但是你得举证。一是你的论文比发表时间早;二是你要有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第十期的原件或复印件;三是你要举证直到2008年你才得到消息,并提供证人证言,不然你就过追诉时效了。证据收集齐了,可以直接和发表老师对话,如果他(她)认错态度较好,建议你网开一面。
南阳师院历史文化学院科研成果
1、南阳师院历史文化学院的科研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项目承担情况:学院成功承担了国家级项目2项,显示出在高级别科研项目中的竞争力。承担了省部级项目5项和地厅级项目12项,合计共19项,体现了学院在多个层次上的科研活跃度和实力。学术专著与教材出版:学院出版了20余部学术专著,这些专著是学院教师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深入探索的成果。
2、南阳师院历史文化学院注重科研方向的凝聚与塑造,汉文化研究成为其显著特色。近来,学院成功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地厅级项目12项,合计共19项。在学术成果方面,学院出版了20余部学术专著和12部教材,其中6部获得地厅级以上成果奖。
3、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建设成果显著: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始终将专业建设作为核心任务,通过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引进和培养、学位提高与短期进修等多种方式,构建了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思想过硬、教风优良的师资队伍。
4、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始终把专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学位提高与短期进修相结合,形成了师资队伍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思想过硬、教风优良。
5、南阳师院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为原南阳师范学院历史系。2001年招收本科生, 2006年3月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硕士11人。全日制本科生300余人。
朱惠国主要学术论文
朱惠国教授的主要学术论文包括以下几篇:《论明代的明词批评》: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5期,该论文深入探讨了明代词批评的特点与影响。《论晚清词坛“浙”、“常”两派的共存与交融》: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5期,论文分析了晚清词坛两大流派“浙派”与“常派”的共存状态与交融趋势。
朱惠国教授在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成果,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明代诗词批评、晚清词坛流派及其交融、词学大家的评析等方面。
朱惠国, (1957——),男,浙江镇海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词学》主编,兼任中国词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中国秦少游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夏承焘研究会(筹)副会长。
古代文学因为一直知道华师大的词学中心,像朱惠国老师他们的论文其实在第一轮我都有在看,此外还看了程千帆、叶嘉莹等先生的《唐宋词十五讲》《风景旧曾谙》一些论词的专著。外国文学除了徐先生的《西方文学十五讲》,还有纳博科夫、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都是在当时看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论文头条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重声明:请自行辨别网站内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邮箱: 2228677919@qq.com